2010年3月6日,中國低碳與能源發展論壇暨低碳經濟新書發布會在蘇州隆重舉行。會議由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學院(蘇州研究院)、石油工業出版社和蘇州獨墅湖高等教育區共同主辦,中國人民大學氣候變化與低碳經濟研究所承辦,搜狐網綠色頻道予以獨家網絡支持。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學院(蘇州研究院)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氣候變化與低碳經濟研究所負責人楊志教授主持本次會議,蘇州市政府領導、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學院(蘇州研究院)副院長陳甬軍教授、石油工業出版社社長白澤生到會致辭,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可持續發展經濟研究所所長劉思華教授、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王震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院長趙彥云教授、北京工業大學循環經濟學院常務副院長程會強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環境資源法教研室主任周珂教授發表相關主題演講。更有來自國際濟豐集團、北京菲美特機械公司等多家企業的代表進行低碳樣板企業推介。論壇旨在探討中國低碳與能源發展的模式與途徑,就哥本哈根會議以來國家相關重大決策進行探討和分析,以營造出落實科學發展觀、把握低碳與能源未來發展的學習型社會。
最后,會議將推出低碳經濟的相關專著《低碳經濟——中國用行動告訴哥本哈根》、《世界碳市場狀況與趨勢分析》和《碳金融——碳減排良方還是金融陷阱》。
《低碳經濟——中國用行動告訴哥本哈根》回答了“為什么要發展低碳經濟?低碳經濟是什么?世界各國低碳經濟發展狀況如何?中國的低碳經濟發展如何?中國的低碳經濟發展要往哪里去?哥本哈根會議到底成功還是失敗?”等問題,并以筆者親臨哥本哈根會議現場的經歷,深度揭示了世界各國之間的低碳博弈。這是國內第一本全面介紹低碳經濟及中國低碳行動的書籍,匯集了國內外多家媒體的專訪精華。
《世界碳市場狀況與趨勢分析》是世界銀行每年撰寫的分析碳市場運行狀況的權威報告。這一報告根據碳行業專家的相關評論,以及對各種碳市場參與者的直接采訪中收集的信息,詳細分析了碳市場及其各子市場分塊年度交易量、交易額,市場的發展、問題與前景。該系列年度報告曾在2006年發布了《2006年碳市場發展狀況與趨勢分析(第1-3季度)》的中文版,但是之后幾乎中國所有的關于碳市場的論述都直接或間接地來自這份“草稿”的中譯版。基于這種原因,本書為中國的低碳經濟的研究,特別是為使用市場機制應對氣候變化的研究提供最權威的資料。
《碳金融——碳減排良方還是金融陷阱》詳細介紹了碳金融的運作機制,不僅有助于普及相關知識,而且還可以為中國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找到可借鑒的方法。詳細介紹了碳金融的操作機制。哥本哈根會議剛剛落幕,本書就緊鑼密鼓地推出,使廣大讀者能拿到第一手的資料。當前,中國確定了將低碳經濟作為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這本書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書中列出了大量寶貴的資料,圖文結合,生動具體,使讀者能更清楚地了解碳經濟的運行機制。本書的出版填補了國內碳金融領域的空白。
這三本書的主要著譯者是中國人民大學氣候變化與低碳經濟研究所以及國內低碳經濟領域的相關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