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xxxxx免费视频播放_国产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成人αv在线视频高清_中国一级毛片录像

當前位置:首頁>資訊 >行業資訊>上海世博會開幕 綠色生活美好的未來

上海世博會開幕 綠色生活美好的未來

2010-05-01 來源:中國環境報責任編輯:未填 瀏覽數:555 中國過濾分離網

核心提示:城市最佳實踐區,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公認的一個創新亮點。它不僅集中展示全球有代表性的城市為提高城市生活質量所做的有創新價

城市最佳實踐區,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公認的一個創新亮點。它不僅集中展示全球有代表性的城市為提高城市生活質量所做的有創新價值的各種實踐方案和實物,還為城市間提供一個交流城市建設、發展經驗的平臺;它既是主題演繹的內容,也是主題演繹的手段。它將世博會一脈相承的凝聚全球智慧、孜孜探求人類發展進程的核心,推廣到一個全新的高度,這也是世博會100多年發展歷史中的一個創舉。

  世博會有別于其他一般的展覽會,它不是以單件展品為對象,而是以城市為對象,從某種意義上講,城市是世博會最大的展品。今天的優秀展品,應該是表現今天已萌芽、明天可能實現的夢想。

  值此2010年上海世博會開幕前夕,本報以低碳世博為視角,介紹部分城市最佳實踐區案例,展示其對城市低碳生活的演繹。

  上海:“滬上·生態家”引領綠色生活

  上海案例館“滬上·生態家”立足“滬上”城市、人文、氣候特征,通過“風(自然通風和風能利用)、光(自然采光和太陽能利用)、影(建筑遮陽、構造遮陽、綠化遮陽和新能源構件遮陽)、綠(環境凈化、屋面綠化、整體拼裝和微藻發電)、廢(拆遷材料回用、城市固體廢棄物再 生、可再循環材料選用和設備高效節能)”5種主要“生態”元素的構造,與技術設施的一體化設計,展示“家”的“樂活(LOHAS,健康可持續的生活方式)人生”,引領綠色健康生活方式。

  整個案例整合里弄、山墻、老虎窗、石庫門、花窗等上海地域傳統建筑元素, 穿堂風、自然光、天井綠等上海本土生態語匯,加上“大都會”、“大上海”等高密度城市描繪,與夏三伏、冬三九、梅雨季等氣候特征,繪就上海城市建筑印象。內部展區則通過生態居住理念和體驗實現未來低碳生活的前瞻性技術,展現上海人居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北京:國奧村詮釋“綠色奧運”理念

  北京國奧村案例旨在詮釋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三大理念——“綠色、科技、人文”,提供大型居住區人們美好生活可持續發展的實例,表現上海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建設環境友好型大規模居住區集成應用技術創新”的主題。

  針對城市居住區發展與能源短缺、環境污染的矛盾,國奧村案例提供可持續發展的解決范例。展示強調可再生能源利用、節約能源、環境保護、循環經濟,從而實現“健康空間、舒適節能、恒久品質”的建設目標。

  在展示內容上,國奧村案例將包含“光能、熱能、冷能、風能、地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建筑應用、中水回用、雨洪利用、綠色建材、再生材料、循環經濟、建筑節能、室內環境、生態景觀、智能家居、數字電視、綠色照明、無障礙設施等生態建筑高新技術的集成應用,從而達到綠色居住區的國際領先水平,為各國發展大型綠色住區提供范例。

  為讓參觀者直觀地了解現代科技、生態建筑的魅力,國奧村案例計劃運用聲像視頻、智能模型、光電展板,向參觀者展現綠色建筑的技術應用。在展區內,參觀者還將有機會觸摸智能控制系統,體驗未來建筑的生活方式。

  羅阿大區:演繹自然生態之美

  羅阿案例館以“城市環境下的生態能源和可持續家園”為主題。展館的建筑師德尼·德旭曾在法國瓦朗斯市設計建造了一座經濟型環保創新大樓,被公認為羅阿大區可持續建筑的經典案例,也是羅阿館的建筑原型。德旭根據上海的地理環境、氣候特點和文化條件,為上海世博會“度身定制”了一幢集“自然美、生態美、生活美”三美于一體的環保建筑。

  羅阿展館的四周用直徑7厘米的黃色毛竹圍成了“毛竹墻”,從高空俯瞰,就像一個由竹子環繞的巨大長方形漂浮物,法國藝術大師將在展館入口處的一面毛竹墻上作畫。有趣的是,參觀者如果從左、中、右3個不同角度 觀看竹墻上的圖案,會發現3幅截然不同的畫,這就是“毛竹墻”上的變形圖案。屋頂上和西側墻面上都有一套“植物墻系統”。植物與墻體之間有一定距離,中間設有空氣凈化過濾裝置,整幢大樓依靠它來除濕和凈化空氣,暴雨時能延緩雨水排放,酷暑中能避免陽光直射。

  漢堡:聚焦生態型節能建筑

  “漢堡之家”案例以漢堡市“港口新城”中一座名為“H2O”的建筑為原型。區域集中供熱、智能通風系統等技術,使 “H2O”的建筑達到了很高的生態標準。漢堡市希望通過展現漢堡這一港口城市的節能建筑,結合上海世博會“城市,讓 生活更美好”的主題,傳遞建筑提高生活質量的理念,交流展示這個市的環保成就和在氣候保護方面所做的努力。

  倫敦:體驗零能耗生態住宅

  倫敦零碳館案例原型取自世界上第一個零二氧化碳排放的社區——貝丁頓零碳社區,它的建成為可持續性節能建筑創造了新的標準。

  倫敦零碳館由兩棟零碳建筑前后相接而成。零碳館結合上海氣候特征,采用本土化產品,通過節能設置減少對能源的需求,并采用可再生能源實現建筑的二氧化碳零排放。在4層高的建筑中有零碳報告廳、零碳餐廳、零碳展示廳和6套零碳樣板房。世博會期間,零碳館還將開展一系列以節能減排為主題的公益活動,包括零碳服裝節、零碳藝術節、零碳文化節等。

  大阪:展示“大阪上河圖”魅力

  以“環境先進城市·水都大阪的挑戰”為主題的城市最佳實踐區大阪案例,模仿《清明上河圖》的布局空間進行設計,展示水都大阪的魅力。

  大阪案例分為3個展區,分別展示改善城市環境的措施和熱鬧的水都大阪,水都再生的措施等大阪的城市魅力,大阪和關西的先進環境技術、關西的城市魅力。第三展區內,參觀者可領略大阪在水和能源領域的先進環境技術。

  參觀者可看到以琵琶湖·淀川流域為中心,解決水質污染問題的水技術。通過水管技術、下水道技術、排水處理技術、海水淡水化技術的影像,直觀地讓人感受到“大阪”=“美麗的水”、“美味的水”這一印象。

  舊金山:推廣解決全球變暖經驗

  舊金山—上海姐妹城市項目為解決全球變暖問題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便于城市之間分享可持續發展的經驗,并開展相關活動。上海和舊金山市希望通過這一項目,增進友誼與合作,重點關注慈善、學術及文化項目,共同應對全球變暖所帶來的挑戰。

  2010年,舊金山—上海姐妹城市委員會成立30周年。作為30周年慶典的一部分,舊金山計劃于6月在上海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內,以第三類其他展示案例的形式,舉辦為期6天的展示活動,屆時將重點推出多個模范項目,詮釋政策、技術、信息和研發成果是如何共同作用于減少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的。

  馬德里:講述“竹屋”和“空氣樹”

  “竹屋”和“空氣樹”這兩座特殊的建筑被復制到上海世博園區內,展現西班牙馬德里在社會住宅、可持續發展和再生能源使用方面的經驗。

  上海世博會上的“竹屋”,是一座長方形建筑,竹質表皮的遮陽和通風功能將被充分利用,達到生態控溫的 效果。設計師采用影像、模型等多種方式,宣傳和推廣馬德里社會住宅建設的實踐和經驗,向世界展現一個開放且充滿活力的地中海城市。

  “空氣樹”是一座十邊形的鋼結構建筑,緊挨“竹屋”而建,頂部安裝太陽能板,實現能源自給。

  蒙特利爾:展示魁北克的獨創

  蒙特利爾案例是唯一一個入選上海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案例的北美案例。蒙特利爾案例通過720個活動面組成的5.75米×3.5米動態多媒體影像投影平面,向參觀者展示圣—米歇爾環保中心(CESM)的概況和科技的創新。

  展區設計了3個主題:“蒙特利爾, 清潔技術之城”,介紹與垃圾填埋場改建及廢棄物管理相關的創新;“蒙特利爾,一座綠色的島嶼”,展示與景觀建設、自然空間重建和綠化設計相關的創新;“蒙特利爾,包容的城市,文化的城市,創造的城市”,則將聚焦社區參與、文化和創意方面的創新。

  奧登賽:推廣自行車復興計劃

  丹麥第三大城市奧登賽,是世界聞名的童話小說家安徒生的故鄉。奧登賽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推廣自行車的創新政策,這對于提升公共健康指數、改善城市環境、減少廢氣排放等產生了一系列積極效果。

  奧登賽案例展示其在倡導自行車交通方面所作的貢獻。這個案例在室外展示與自行車相關的一系列主題,如城市環境規劃設計、新技術、生活方式、旅游發展、公共健康和安全、環境保護等。


  ●低碳煙花

  微煙、無殘渣、無異味的低碳禮花,將在世博會開幕式上亮相。

  ●世博軸

  世博軸是世博會主入口和主軸線,地下地上各兩層,為半敞開式。世博軸的空調系統利用了黃浦江,采用江水源提供了全部空調能源,其中江水源占70%、地源占30%。夏天,江水源熱泵和地源熱泵作為空調系統冷熱源,省去了冷卻塔補充水;冬天,江水和地理管散熱器作為熱泵系統的高溫熱源或低溫熱源。

  ●磁懸浮車站

  磁懸浮世博車站調整至南環路南側世博軸上。磁懸浮車站從世博軸玻璃頂蓋下方經過,世博軸玻璃頂蓋與車站頂蓋連為一體。

  ●可再生能源

  氫能源汽車、超級電容車等清潔能源車輛的使用,將使園區內公共交通實現零排放。燈光設備采用的是大規模新型半導體LED照明系統。專家估計,上述措施實施后,能夠抵消世博會期間所產生的碳排放的60%~70%。

  ●低碳展館

  中國國家館中式斗拱的系列獨特設計,能耗比傳統模式降低25%以上。

  倫敦零碳館的建筑中設置了零碳報告廳、零碳餐廳、零碳展示廳和6套零碳樣板房。零碳館將結合上海的氣候特征,采用本土化的產品,通過各項節能手段減少對能耗的需求,同時采用可再生能源實現建筑的零碳排放,為參觀者提供最低能耗的舒適體驗。

  ●世博有多大?

  241個國家館、50多個城市案例、17個企業館等,即使每個館只看30分鐘,也很難在半年內看完所有的館。

  ●世博遺產

  建設世博園區,并不是為了一個為期半年的盛會,而是為未來的城市奠基。要讓世代居住在危棚簡屋中1萬多戶居民的生活條件得到改善,要為周邊280多家企業提升產業結構開辟空間,要借機“拔掉”城市中心區的污染源。

 

打賞
分享到:
0相關評論
閱讀上文 >> 我國網民人數達4.04億
閱讀下文 >> 世博是中國加速低碳技術應用的契機

大家喜歡看的

  • 品牌
  • 資訊
  • 展會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本文地址:http://www.zoushunyingdingyiwen.com/news/show.php?itemid=107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中國過濾分離網

推薦新聞

更多

微信“掃一掃”
即可分享此文章

?

友情鏈接

服務熱線:QQ: 2339401517

?2009-2024 中國過濾分離網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備案號:豫ICP備14018366號-2